山海鲸的倾斜摄影模型不仅可以与其他三维模型手工建模模型组合使用,还能通过精细化操作确保比例一致性。以下是结合山海鲸特性的具体实现方案:
一、数据格式适配与预处理
倾斜摄影模型转换
倾斜摄影模型通常为 OSGB 格式,需先通过 GISBox 等工具转换为 3D Tiles 格式并生成服务地址。在山海鲸中,通过鲸孪生组件的GIS - 倾斜摄影功能,将服务地址填入JSON 地址即可完成导入,系统会自动匹配地理坐标。
其他模型格式规范
- 优先选择 GLB/GLTF 格式:使用 Blender 等工具导出时,需确保模型中心原点位于几何中心(可通过 Blender 的应用变换,设置原点)。
- 单位统一:建模时严格使用米制单位,若模型为英尺等其他单位,可在 Blender 导出前通过缩放工具全局调整。
二、坐标系统与空间对齐
地理坐标系绑定
- 倾斜摄影模型自带 WGS84 地理坐标,其他模型需通过以下方式对齐:
- 直接坐标匹配:若模型已包含地理坐标,系统自动匹配位置。
- 手动校准:对于无地理坐标的模型,在鲸孪生场景中选择倾斜摄影模型的特征点(如道路交叉口)作为基准点,通过位置参数手动输入经纬度,实现空间对齐。
原点与高度校准
- 海拔高度匹配:若其他模型存在高度偏差,可在样式中修改 Z 轴数值,或通过地形编辑功能生成等高线作为参照。
- 原点设置:在鲸孪生的地形组件中,可自定义原点坐标或选择与倾斜摄影模型的地理原点一致。例如,将倾斜摄影模型的某栋建筑墙角设为原点,其他模型的对应位置也调整至此坐标。
三、比例校准
基于真实尺寸的动态调整
- 缩放工具精调:在鲸孪生中选中模型,通过右侧「样式 - 缩放」参数,按 1:1 比例调整。例如,将 模型中的标准门(高度 2 米)与倾斜摄影中的实际门对齐,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 参照物体对比:利用倾斜摄影模型中的已知尺寸物体(如路灯 6 米、车道宽度 3.5 米),通过测量工具对比其他模型的对应元素,动态调整缩放比例 详细可参考视频-
【山海鲸】山海鲸可视化GIS与数字孪生融合演示_哔哩哔哩_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