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鲸可视化的地形设置中,“分段数” 简单来说就是控制地形表面被分割成多少小块(网格),它的核心作用是平衡地形的细节精度和渲染性能,具体影响如下:
决定地形细节丰富度:
分段数越高,地形表面被分割的网格就越细密(比如 100 段比 50 段的网格小一倍),能呈现的细节就越多 —— 比如小山丘的起伏、沟壑的深浅会更逼真。反之,分段数低时,地形会显得 “棱角分明” 或 “模糊平坦”,细节被简化。
影响渲染速度和流畅度:
分段数越高,地形包含的网格数量越多(比如 100 段的地形网格数是 50 段的 4 倍),电脑显卡需要计算和渲染的内容就越多,可能导致场景卡顿。尤其是在复杂场景(比如同时加载建筑、植被)中,过高的分段数会明显增加性能压力。
适配不同场景需求:
- 做近距离展示(比如聚焦某片山地)时,可提高分段数(如 80-100),让地形细节更清晰;
- 做大范围远景展示(比如整个城市地形)时,可降低分段数(如 20-50),在保证基本轮廓的同时减少性能消耗。
简单说,分段数就像 “地形的分辨率”,数值越高细节越好但越吃性能,需要根据场景的远近和电脑配置灵活调整。